25小時縮至6小時,青島海關集裝箱查驗大提速!
發布時間:2019-04-24
4月13日,在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里,海關配備的機檢設備正在對企業進口集裝箱進行全身掃描,位于海關聯網集中審像中心的關員實時監管掃描圖像,確認圖像無嫌疑后集裝箱直接放行。這是青島海關配備的全國首個安裝在自動化碼頭的先期機檢設備。通過它海關在進口集裝箱從船舶吊離后、進入堆場前即可獲取集裝箱檢查圖像,并實施專家集中審圖,提前研判監管風險。這種嵌入式的監管,實現了港口作業的“零等待”“零干擾”。
這是青島海關提高通關便利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青島海關聚焦“提速、降本、增效”,以機構改革關檢融合為契機,著力去繁瑣、減動作、優流程、提效能,全力打造“省事省心省時省錢”的口岸營商環境。
2018年8月起,青島海關對進口礦產品實施“先放后檢”監管模式。進口礦產品經放射性檢測、外來夾雜物檢疫等現場檢驗檢疫符合要求后即可提貨,進口礦產品平均驗放時間壓縮為3.2天。在查驗環節,青島海關推出貨物查驗“411”模式,即海關確定查驗集裝箱后,實時向港務部門發送查驗調箱信息,港務部門4小時內將集裝箱移入查驗場地,無需企業向港務部門辦理調箱約箱手續;查驗集裝箱進入查驗場地1小時內,海關查驗部門開始驗封、查驗作業;查驗完成后1小時內,港務部門將集裝箱調離查驗場地。該模式推行以來,青島海關所轄最大的實貨監管現場黃島海關的查驗平均用時由原來的25小時縮至6小時。
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青島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一半、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六成以上的基礎上,截至今年2月底,青島海關進口整體通關時間51.42小時,較2018年壓縮27.71%;出口整體通關時間8.76小時,較2018年壓縮10.25%。
2018年4月,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青島海關以此為契機推進關檢業務深度融合,實現關檢查驗場地、人員、設備、卡口、物流和業務6個環節的整合,確保實現執法動作“1+1<2”,改革效能“1+1>2”。自6月1日起取消原檢驗檢疫《通關單》,8月1日起實現關檢項目整合申報,原報關報檢229個申報數據項精簡至105個,同步實行“查檢合一”,作業環節精簡50%。
智能卡口,讓企業更具獲得感。海關將監管嵌入碼頭生產作業系統,在卸船落箱的同時,碼頭公司就把集裝箱稱重信息、理貨報告、運抵報告自動傳輸給海關,海關通過智能視頻遠程監裝監卸,輔以卡口集裝箱自動識別系統的應用,使正常集裝箱卡口自動抬桿放行率達到100%。對于個別需要憑紙面單證過卡的業務,海關利用電子移動證取代了紙面單證流轉,企業不用再輾轉于碼頭、海關,業務辦理時間從4小時降到了5分鐘。此外,青島海關還在進出口企業辦理海關稅收擔保、稅收政策宣傳實施等環節創新工作方法,為企業節省大量時間、資金成本。
據悉,下一步,青島海關將繼續圍繞“海”字做文章,推動形成臨港冷鏈物流產業集群優勢;圍繞“港”字做文章,助力海、空、鐵樞紐建設;圍繞“路”字做文章,重點打好日韓、上合、沿黃三張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圍繞“高”字做文章,加快推動特殊區域整合優化打造開放高地;圍繞“優”字做文章,以更大力度推進口岸提效降費,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升口岸核心競爭力。
(本文由海運網綜合青島日報整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