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碼頭真的搶走了碼頭工人的工作嗎?
發布時間:2019-06-10
由于不滿資方引進自動化無人碼頭,溫哥華港口其中兩個貨柜碼頭的碼頭工人工會已經發出72小時罷工通知,碼頭工人將于當地時間5月27日展開罷工行動,兩個貨柜碼頭可能要停止運作。
這已經不是今年第一起港口工人針對自動化碼頭的抗議,3月份馬士基碼頭公布了在洛杉磯建造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計劃之后,碼頭工人反應激烈并威脅舉行罷工,為此馬士基碼頭在洛杉磯舉行了4個小時的公開聽證會。自2016年荷蘭數百名碼頭工人因抗議“Maasvlakte2”自動化碼頭項目在鹿特丹港進行罷工以來,因抗拒自動化技術而帶來的罷工在海外港口已經不再是稀奇事。
自動化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機器人與工人之間的沖突就越來越直接地呈現在港航人的面前,面對日新月異的智慧港口新氣象我們不禁要問,自動化碼頭真的會搶走碼頭工人的工作嗎?
事實上,碼頭所需要的員工人數確實是越來越少了。新西蘭奧克蘭港口部分集裝箱碼頭將改成自動化模式,預計將裁員十分之一的員工;國際倉碼聯合工會前國際副總裁萊伊·費米拉斯曾表示,洛杉磯/長灘港現有的自動化碼頭已使70%的工人丟失工作;在世界自動化碼頭標桿洋山港四期碼頭里,過去一臺橋吊需配幾十個工人服務,現在一個工人就能服務幾臺橋吊,而且只需在后方的中控室工作,看著電腦屏幕就能完成復雜的操作。麥肯錫于2017年12月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在2030年前,將有7500萬勞工因自動化不得不更換工作,且將有4億個工作被自動化取代。
但自動化碼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要與碼頭工人形成對立,客觀來看,科技的進步其實給碼頭工人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條件。
自動化碼頭首先解決了讓港口最頭疼的安全問題,通過遠程控制可讓工人遠離危險區域,即使有意外事件或操作失誤,安全事故對工人的直接傷害也會大幅降低。
其次,碼頭工人需要直接操作的機器從上噸重的橋吊變成了小巧的電腦,大家只需像普通的白領一樣坐在辦公室里辦公而免去了港口的日曬雨淋。在擺脫了艱苦的工作環境的同時,自動化碼頭也能吸引更多女性進入港口行業,也將使碼頭工人的構成更多元合理。
最后,與自動化技術相隨而來的是港口作業流程中各項操作參數的標準化,以往的技術操作靠的是一個個碼頭工人多年來摸索實踐出來的“手感”,而一旦由機器來執行固定的操作流程,對港口工人在實際操作上的技術要求會變低,新入行的工人也能輕松上手。
隨著自動化碼頭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繼續推行,其在實踐上的一些弊端也開始漸漸顯露出來。今年3月份,麥肯錫在其一份調查報告中表示,自動化碼頭的預期收益與運營商實際收益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自動化港口的運營費用確實下降了,但是下降幅度只有15%到35%。更糟糕的是,生產效率實際下降了7%至15%。麥肯錫在調查中還發現,阻礙港口自動化成功的障礙是缺乏經驗豐富并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數據質量差、孤立的操作以及港口在自動化之前簡化流程的失敗也是自動化未能產生預期效益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并不是自動化碼頭搶走了碼頭工人的工作,或許是碼頭工人尚未對由自動化帶來的港口轉型做好準備。
自動化碼頭是大勢所趨,與其用對立情緒來抵觸新事物的發展,不如積極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主動轉變自身的職業規劃,學習訓練港口在自動化轉型期間所需的新興技術,以便在個人成長與港口發展上獲得雙贏。目前我國港口員工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外包的勞務工,在港口圈之前的調查中,勞務工群體73%都工作于操作崗,這剛好是在港口自動化轉型中最直接受到沖擊的崗位。據港口圈數據,17%的勞務工為初中及以下學歷,32%為高中學歷,33%為專科學歷,17%為本科學歷,僅有0.8%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這顯然不能滿足自動化碼頭對技術精英的需求。由此看來,自動化碼頭在優化掉部分多余勞動力之外,在專業人才方面的缺口十分巨大,這完全可以成為碼頭工人們在職業生涯中的一大機遇。
除了在技術上進行更新升級,港口企業也需要幫助碼頭工人進行技術職能方面的轉移。比如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工人們進行相關技能的培訓,以便讓工人更適應進行自動化改造后的港口。對于因為減少了勞動力而面臨下崗的員工,港口企業也應該給出合理的緩沖期和經濟補償。同時,政府部門也有責任對這部分下崗員工進行補助或為其提供新的技能培訓,支持他們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在機器與人類的角力之中,人類能夠保持勝利的關鍵在于機器只能按照設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完成指令,而人類卻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靈活地給出解決方案。自動化碼頭對碼頭工人而言是敵是友?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取決于碼頭工人的變通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