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港口上演“絕地重生” 美媒:“一帶一路”提供經濟生命線
發布時間:2019-07-29
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位于雅典西南薩羅尼科斯灣畔,中國企業參與運營之前,身為希臘最大港的比港只是一個純粹的本地港。從2010年到2017年,中國企業加入后,這里已變成地中海地區重要的樞紐港。比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從第93位躍升至第36位。外媒認為,中國企業有力推動了希臘港口的復蘇,也讓其成為“一帶一路“最受矚目的亮點。
據美國《財富》周刊網站7月22日報道,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集團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之后,為這個歷史悠久的港口提供了一條經濟生命線。
文章稱,中國宏偉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重建古老的絲綢之路——東西方之間的貿易路線。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展示窗口,該項目不僅改造了一個港口,還可能改造整個希臘經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港口和航運專家奧拉夫·默克(Olaf Merk)說:“當中遠接手比港時,它還是一個相當落后的集裝箱碼頭,沒有人認真對待。”
64歲的喬治·阿萊維佐普洛斯(Giorgos Alevizopoulos)身材魁梧,是一位焊工。他說,他從1972年17歲時就開始在比港工作。當時造船業是希臘的支柱產業,碼頭上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公司。
但到本世紀初,因為企業開始在其他國家尋求更便宜的維修服務,或者光顧更現代化的造船廠,比港的吸引力大幅下滑。阿萊維佐普洛斯說,從2005年到2014年,他一年只工作大約50天。
“我的整個人生都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也改變了。我甚至想過自殺,”他說。“有時候我們只吃面包。如果有人問我們那天吃什么,答案總是,什么最便宜就吃什么。”
文章稱,多年來,希臘政府似乎滿足于把比雷埃夫斯主要作為渡輪的通勤港來運營,這些渡輪載著當地居民和游客前往愛琴海的島嶼。政府忽略了對比雷埃夫斯進行升級改造,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大型集裝箱航運業的需要。到2010年,比港年貨運量已降至88萬標準箱,與歐洲最大港口的吞吐量相比微不足道。
2008年6月,原中遠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遠太平洋中標比港二號、三號集裝箱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自2009年10月負責經營;2016年,中遠海運集團完成對比雷埃夫斯港務局(PPA)67%股權的收購,接手一號碼頭。
中遠海運迅速檢修了比雷埃夫斯的一個碼頭,并對其裝載起重機進行了重大升級。這極大地擴大了比雷埃夫斯的運力,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把這個港口變成了對集裝箱船而言的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中遠海運還提高了港口的運營效率。希臘國際商會主席兼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主席尼古拉斯·維尼科斯(Nicolas Vernicos)說:“以前,港口雇員都是公務員。他們每天工作不到8小時,大部分時間都在釣魚。”
新的管理很快就帶來了變化。比雷埃夫斯港務局表示,該港口今年的吞吐量將是2010年的5倍。而且,比港有望成為地中海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最快可能在今年超過西班牙的瓦倫西亞。
中遠海運最近表示,中遠海運為希臘創造了3100個就業崗位,每年為希臘經濟增加約3.37億美元(約23.2億元)。對于一個GDP約為2000億美元的國家來說,這一數字意義重大。去年,比港的收入約為1.51億美元(約10.4億元),較2017年增長19.2%。中遠海運表示,其目標是將比港的集裝箱吞吐量提高一倍以上。
此外,中遠海運現在將更多自己的集裝箱船業務轉向比雷埃夫斯。比雷埃夫斯是歐洲大陸距離蘇伊士運河最近的集裝箱碼頭,也是通往歐洲東南部的門戶。“在中遠海運來之前,中國產品必須運往漢堡或英國,然后可能運往巴爾干半島,”希臘《中希時報》社長吳海龍表示。“現在能夠節省大約10天的時間。”
焊工阿萊維佐普洛斯說,中國企業來了后,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說,去年他收入近2萬歐元(約15.36萬元),大約是以前收入的四倍。
走在比雷埃夫斯的路上,人們對中國影響力的擔憂,似乎與碼頭上的集裝箱塔相形見輕。高聳的集裝箱塔就是港口繁榮的象征。在經歷了十年的經濟衰退和痛苦之后,比雷埃夫斯的碼頭工人感覺到了經濟增長,或者至少是穩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