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老碼頭”轉型“旅游港”
發布時間:2019-08-09近日,錢江港區最后一家貨運碼頭——杭州蕭山寧圍志達砂石場正式開工拆除,自此,杭州主城區內錢塘江兩岸再無碼頭存在,貨運碼頭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曾經,錢塘江兩岸的港口碼頭為沿線城市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但近年來隨著杭州城市東擴、“擁江發展”戰略實施,錢江港區的貨運砂石碼頭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個要素。為此,在政府部門主導下,杭州開辟了對老舊碼頭的重新規劃和轉型發展的全新路徑,規劃建設大型客旅碼頭,發展以水路旅游服務業為主的“旅游港”。
地方經濟的“老功臣”
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其河口到蕭山聞家堰,全長達128公里,其中杭州境內74公里,見諸記載的最早港口是春秋時代越國的固陵軍港。此后,隋唐時代以至五代、宋代的對外貿易,也都以錢塘江的杭州、乍浦等地作為往來的港口,直至現在。
在沒有汽車火車的年代,錢塘江航運成為主要水運通道。以1929年浙江最大的碼頭、浙江第一碼頭的興建為標志,錢塘江南星橋區域成為錢塘江兩岸主要貨物集散地。建國后,在杭州海月橋至閘口一線先后建成岸壁式為主的貨運碼頭,據1986年港口普查記載,當時錢江港區有生產性碼頭泊位60多個。
錢江港航管理處行業辦主任支小強告訴記者,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1994年杭州錢江六堡海運碼頭竣工,10月杭州錢江三堡碼頭竣工。當年鼎盛時期的錢江港區,西起富陽五豐島,東至蕭山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歷史上沿周浦、聞堰、海月橋、三堡、八堡一度分布有數十家碼頭、百余個專用泊位。
“擁江發展”呼喚轉型
2016年之后,伴隨著杭州城市東擴的后峰會時代和“擁江發展”戰略的實施,錢江新城二期、亞運村建設以及城市水上旅游的發展,老舊貨運砂石碼頭“突兀”的棧橋輸送帶以及雜亂的作業堆場聳立,愈發與周邊景觀和城市品位不相匹配。
因此,在當地方政府推動下,錢江港區各碼頭分別于2018年3月前后相繼關停,政府部門組織拆遷補償評估,并從2019年6月起啟動拆遷流程。按照計劃,今年8月10日前,全部碼頭將徹底拆除完畢。屆時,錢塘江主城區段貨運碼頭將成為歷史。
寧圍志達砂石場碼頭老板王海鴻告訴記者,周邊的砂石碼頭相繼關停后,他的碼頭是最后一家要拆遷的碼頭。“現在錢塘江兩岸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搬走后,可以把寶貴的岸線讓出來,讓政府騰籠換鳥實現更好的岸線利用。”王海鴻說。
碼頭重生邁向“旅游港”
錢塘江碼頭的興衰,見證了杭州這座城市發展的縮影。為弘揚錢塘江文化,注重文化引領,彰顯城市魅力,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杭州港總體規劃2018-2035》出臺并實施。
根據規劃,未來錢塘江沿線將建設多座大型客旅碼頭,錢江港區也將由歷史貨運大港轉型為以水路旅游服務業為主的“旅游港”,新的港口建設將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和優質服務功能,使水上旅游更加舒適便利和安全,屆時昔日繁忙的水運碼頭也將重煥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