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運價2年內緩慢下行,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發布時間:2021-11-03“公司并未觀察到海運費的拐點來臨。”在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中遠海運副總經理陳帥如此說道。
根據中遠海運的預判,目前市場訂艙的需求依舊強勁,港口擁堵問題短期內難以突破,運價高位運行的情況仍將繼續。
乘著這陣“風口”,航運服務商、集裝箱生產商,乃至全球各地的港口碼頭,完成了此前數年內都達不到的營收目標。
更重要的是,運價何時回落,目前仍然沒有人知道。這也意味著,能賺錢的日子還沒結束。
這些公司賺翻了!
馬士基三季度營收增長68%至166億美元
今日,A.P. 穆勒 - 馬士基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
在第三季度,公司取得了創紀錄的收益,營收增長68%至166億美元,息稅前利潤(EBIT) 增長接近5倍至59億美元。
馬士基表示,由于當前需求模式存在潛在變化,供應鏈受阻對市場走向仍會產生影響,業績預期仍可能出現高于正常水平的波動。
但預計當前狀況至少會持續到2022年第一季度。
ONE:營收67.6億美元,同比增長891%
同樣于10月29日,ONE公布了2021財年上半年(2021年4月至9月)業績報告:
期內,ONE實現營業收入133.33億美元,同比增長125%;
稅后凈利潤67.6億美元,同比增長891%;
除了港口堵塞,運價上漲也有黃牛貨代無序炒箱倒艙、抬高市價的因素,加之國慶節前美西線一度出現運價下滑,有業內人士據此判斷,運價拐點將至。
不過,這一觀點尚未得到市場驗證。
中遠海控陳帥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分析稱,前段時間運費下跌,主要是由于恐慌心理,
貨代之間相互交易的“影子”運價短期內快速下調,使得此前嚴重脫離實際運費水平的泡沫有所破裂。
另一方面,實施過高運價的多為新入市場的玩家,當他們的船舶在美國碼頭等泊一個多月之后,貨主對其信心跌至谷底,也導致了這些玩家的運價開始下跌。
不過,這部分貨運量在全球海運總量中的占比極低,趙帥認為這部分因素導致的下降不會對整體運價造成較大影響。
那么,未來海運價格究竟會以怎樣的趨勢發展?
中信建投近期研報認為,預計短期內供給仍然緊俏,運價仍將維持高位;
未來2年內,運價會緩慢逐步下行,但依舊顯著高于疫情前水平。
國際分析機構也有類似判斷。
航運資訊機構德魯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預計全球集裝箱市場貨運量為2.2億TEU,同比增長5.9%,
增速雖然較今年有所放緩,但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仍增長12.9%。
與此同時,未來新增運力的交付有限。
Alphaliner的統計認為,2022年交付的運力較今年甚至可能減少5.7%。
如此一來,運力緊張的情況還將繼續,高位運價也難有下滑的機會。
另一方面,目前許多船東正在加強與大貨主之間的長期協議,形成戰略性的合作聯盟,雖然長期協約運價比即期運價低,但也更加穩定,船東可以借此占領市場份額。
對此,陳帥也指出,貨主亟需通過契約與班輪公司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交通部也鼓勵簽訂長期合同,
預計2022年長協貨量將明顯增加,運價將有大幅上升,更長期限的合同數量也將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