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最低2元,最高25元
美元支付轉款費用(僅參考):
匯往境外、境內異地同行、境內異地跨行都要加收80-150元/筆的電報費。如果是現鈔匯款,除了以上費用外,還要加收匯鈔差價,美元一般在1%左右。且不含國外銀行所收的費用。
從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國國際海運網和WIFFA國際貨代信用合作平臺曾4次以公開信方式,向國家交通運輸部、外匯管理局、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和中遠海集團致函,建議國際海運費境內支付采用人民幣結算。
隨著中國信用和中國實力的提升,人民幣正在被世界認可。而美國最缺少的是美元,美國30萬億美元國債和恣意量化寬松政策,讓美元信用正在走向破產的邊緣。近期美元對俄羅斯SWIFT的制裁,讓世界人民和中國人民看到,美元不僅不保值,而且充滿危險和威脅。
如此危急,在中國境內,每年卻有數千億美元國際海運費在中國境內流通,不知為何不能叫停?何時叫停?等什么才被叫停?
2021年中國年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由于海運費的提價,對應的國際貿易海運費總額大概有1萬億美元凈值。國際海運費的支付,在國內需要多個環節傳遞完成,貨主、貨代(一代、二代、三代多級)到船東至少需要3次環節,即1萬億美元的海運費,至少要產生3萬億美元的流量資金(這是一個理論數值,由于多種原因,實際數值會遠遠小于)。如此巨額美元外匯在境內流通,
一 同城:最低2元,最高25元 美元支付轉款費用(僅參考): 匯往境外、境內異地同行、境內異地跨行都要加收80-150元/筆的電報費。如果是現鈔匯款,除了以上費用外,還要加收匯鈔差價,美元一般在1%左右。且不含國外銀行所收的費用。
境內海運費美元支付,不僅產生額外的銀行成本,還會產生時間、人力和風險等諸多額外成本。這些成本,都需要企業額外買單,增加企業承負,削弱獲利能力。同時,也不利于國家外匯管理,給銀行和國家外管局等部門帶來額外負擔和成本。
二
不利中國出口CIF價格條款簽訂
三
與此同時,為了躲避美元付款的諸多問題,一些航貿公司開始在境外注冊賬戶,通過境外賬戶進行運費和貿易結算,這部分稅收完全游離國家監管之外。前些年,政府采取很多措施清掃境外賬戶,這種“圍堵”手段只能治標,其結果讓FOB條款更加增多,同時企業成本增加,企業注銷增多,生存維系更加艱難。只有從根本上解決關節問題,才能利民利國,蓬勃發展。
四
網絡化和電子化是一個大趨勢,全球的經貿與航運都已經進入一個嶄新時代。中國民營貨運電子平臺與國營企業電子平臺都與日俱增,日新月異。但中國國際航運電子平臺卻很難形成一體化,也很難與國際對接。其核心問題還是美元支付的問題。
目前,境內之間美元支付復雜程度,高于境內到境外:需要開具“人民幣美元”特殊發票,部分地區,必須紙制發票郵寄;收到發票后,必須提交一系列付款證明文件遞交銀行窗口,銀行需要工作日審核;審核通過后,如果沒有外匯存款,需要購買外匯;以上程序通過后,才能通過國際SWIFT匯出,支付超高銀行費用。
如此“線上交易、線下支付”的美元支付流程,導致中國航運出現“有網無電”現象,最后一公里要付出一百公里的代價。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鏈與產業鏈之間,服務鏈與服務鏈之間,僅是一個局域網,而不是一個可以在線支付的互聯網電子平臺。
五
美元在中國境內內流通,不利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早已經加入SDR,成為世界第二大流通貨幣,據統計,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29個國家和地區已經使用人民幣結算。國際海運費境內結算采用人民幣支付,不僅有利于“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更有利人民幣國際國際化及其國際地位的有效提升,有利于規避境外長臂管轄風險,有利于中國航運業穩健發展和成本減低,有利于航運電子商務的升級以及航運生態產業的創新,同時,也有助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海運業務的拓展和國際海運費“人民幣化”結算方式的誕生。
六 中遠海等國家航運企業,率先使用人民幣海運費報價和人民幣海運費結算,針對境內出口公司和貨代企業用人民幣支付海運費予以便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