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關扣押來自中國的貨物
涉嫌低開發票
日前,據印媒消息,一位政府官員稱,印度中央間接稅和海關委員會(CBIC)已通知商務部,已查扣了一些與從中國進口的低價發票有關的貨物。
商務部已向稅務部提出了來自中國的貨物低開發票問題。這位官員說,雖然正在對已確定的案件采取行動,但CBIC也增加了一些貨物的風險預測。
“我們已經向海關和稅務部門報告了這個問題。收到的反饋是,他們正在對一些風險分析增加的貨物采取行動,以識別那些低開發票可能性很高的貨物。”這位官員說。
此前該媒體報道稱,由于低開發票導致印度財政損失,中國和印度在2022年前九個月發布的貿易數據之間存在120億美元的差距。
CBIC估價總局發現,2022年4月至7月期間,J3級不銹鋼扁平板材產品的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斤87盧比,而201級同類產品的平均進口價格為每公斤163盧比。此外,201和J3雙級的類似產品的進口均價格 為每公斤149盧比。
據了解,政府還在進行一項估值研究,以提高官員的敏感性,防止估值過低。
據報道,在政府的稅務掃描儀下,與低開發票有關的從中國進口的貨物主要是電子產品、小配件和金屬。虛報發票是為了逃避關稅。
報道稱,雖然中國公布2022年前九個月與印度的貿易額達到1030億美元,但印度的數據顯示雙邊貿易額僅為910億美元。這被認為主要是由于印度進口商為避免繳納進口稅而對貨物低開發票。
印度媒體記者通過電子郵件向印度商務部、工業部和財政部提出疑問,但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回復。
事實上,早在2022年9月的最后一周,印度海關當局就已向32家進口商發出涉嫌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間通過少開發票逃稅約1600億盧比的通知。
一位政府高級官員表示:“調查顯示許多低開發票的情況,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貨物,我們已經向32家進口商發出了少開發票和涉嫌逃稅1600億盧比的通知。”這位官員說,這些進口商品主要涉及電子產品、小配件和金屬。
該媒體稱,兩國報告的貿易數據差異已從2018年的52億美元擴大至目前的近120億美元。差距逐年擴大。2019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為683.5億美元,而中國的數據顯示出口為749.2億美元,差距約為60億美元,2020年增加到80億美元,2021年增加到10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國內港口眾多,主要港口有12個,包括孟買、加爾各答、欽奈(原名馬德拉斯)、科欽、果阿等,承擔3/4貨運量。其中,孟買港為最大港口,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
中國海運到印度加爾各答港需經其他港口中轉,中轉港口包括科倫坡/維沙卡帕特南/克里什納帕特南/巴生港/新加坡等港口。
據中國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2022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1359.84億美元,再創新高。2021年中印雙邊貿易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256.6億美元。
在2022年中印雙邊貿易中,中國對印出口進一步增長,這主要是疫情后印度內需擴大,并且隨著印度經濟的升級,對中國中間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擴大。不過2022年中國自印度進口大幅度降低,導致印度對華貿易的逆差進一步拉大。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表示,印度經濟在疫情后實現了恢復性增長,從中國進口了很多中間產品,經過加工后再出口到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印度在這其中也是受益者,因此印度有必要正視逆差的原因,而沒有必要“盯著逆差不放”。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1月13日公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對印度出口額達到1185.02億美元,較2021年的975.2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超過20%;
中國從印度進口額從2021年的281.44億美元下降到了2022年的174.83億美元,下降幅度超過100億美元。
據新華社報道,印度知名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孟買)前主席庫爾卡尼此前表示,考慮到中印兩國的人口、市場規模和快速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印之間貿易額甚至可以達到3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