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增長200%!又一個“中國制造”賣爆歐洲,工廠連夜加班趕工
發布時間:2023-09-12
在近年來火熱的儲能賽道中,中國制造的便捷式小型儲能設備在歐洲市場嶄露頭角。特別是在因能源危機缺電、限電的歐洲市場,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作為便攜儲能生產及出口第一大國,不少企業成為其中重要的產品供應商。2023年之際,中國制造的便捷式小型儲能設備已經成為了歐洲市場的一顆新星。根據海關數據,上半年便攜式小型儲能設備的訂單增長了驚人的50%,而來自歐洲的外貿訂單更是增長了200%。受大量訂單的刺激,中國廠家不得不開足馬力生產,在廣東的一個生產車間,8條生產熱火朝天地加班加點工作,只為滿足客戶訂單需要。該工廠的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專供用戶在移動空間和露營,以及部分家庭使用場景中做備電使用的移動儲能產品需求持續增長,銷往德國、法國、英國等歐洲市場的訂單占到了全球訂單的四分之一。 廣東省深圳市某儲能設備生產企業負責人王耀東稱:“在歐洲市場全渠道來看,我們上半年訂單有超過同比50%的增長,在官網渠道有超過同比200%的增長。”據他介紹,在他們公司銷往歐洲的訂單中,1-2度的便攜式移動儲能最受歡迎。此外,今年以來,歐洲市場對陽臺戶用儲能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對此,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稱:“歐洲的戶用儲能一直處在一個比較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我們在歐洲市場占比比較高,國產戶用儲能產業鏈比較完備,上下游聯動是比較好的,對市場需求反應速度快,定向開發產品周期短,價格上也有一定優勢。”根據預測,歐洲戶用儲能滲透率有望從2022年18%提升至2025年56%,全球戶用儲能滲透率在3年內也有望達28%。到202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80億元。這些數字背后隱藏著一個重要的背景:歐洲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歐洲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一個能源充足的地區,然而自2022年2月15日俄烏沖突開始,西歐諸國就集體施加了對俄羅斯的各種制裁,并且不斷加碼,但是俄羅斯是歐洲的能源站,歐洲制裁俄羅斯,相當于是切斷了自己的能源命脈。能源危機帶來的惡果,早在2022年的夏天就已經遍布歐洲。對于2022年夏天的炎熱仍記憶猶新,而這一年的夏天歐洲一樣忍受著酷熱,隨之而來的干旱更嚴重影響了水電、核電和煤電的生產。并且自斷后路禁用俄羅斯天然氣,將歐洲的電力價格和天然氣價格推向歷史新高,達到了疫情前水平的10倍之多。而2022年的冬天,無疑又給歐洲一個更加冷酷的寒冬。目前,俄烏沖突依舊沒有結束的跡象,受此拖累歐洲的能源危機始終懸而未決,所以儲能設備能夠在歐洲爆火也并不意外。早在今年2月,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就預計,德國因為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導致實際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1000億歐元,相當于德國去年GDP的2.5%。在歐洲,德國作為工業化程度最高、工業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本身能源密集型產業就遠高于其他國家,所以長期依賴于別的國家,尤其是俄羅斯進口的能源。這也是德國遲遲沒有加入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國家行列的原因,畢竟別的國家可能只是短痛,而德國卻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面臨這個狀況。自能源危機以來,德國大量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接連破產。包括成立時間長達150年的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格斯、有著95年歷史的汽車內飾供應商施耐德博士集團、曾經的德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寶沃等。而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6月,德國共有8400家企業申請破產,較去年同期大增16.2%,也是20年來最高。而德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季調后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5%,降幅超出市場預期,且這已經是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德國經濟學家所言的德國1000億歐元的損失,在此時可能已經擴大了一倍甚至更多。